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全县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全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材料
中共稻城县委副书记、稻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樊玉良
(2017年10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稻城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稻城位于甘孜州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州五县交界之地,幅员面积7323平方公里,辖11乡3镇,121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农村人口2.6万。目前,全县有银行业机构3家,保险业机构1家。由于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收入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有贫困村55个,贫困户1268户、贫困人口5614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20.36%。
近年来,我县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结合精准扶贫工程实施,着力加强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缓解农牧民贷款难问题,助推脱贫奔康。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推进机制。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稻城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4个乡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审核小组和118个行政村风险防控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了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沟通协调,加大银政对接力度,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推动落实。编制出台了《稻城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稻城县财政金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信用体系工作文件,并持续推动制度完善和配套,有效规范和促进了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法治稻城建设有机结合,以“七五”普法为契机,充分利用“法律七进”活动,采取会议宣讲、标语宣传、入户解说、夜校教育等多种手段,通过解读政策、开展“诚信专题活动”,发放宣传册子、搭建咨询台、案例解读等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普及现代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养和信用意识。
(四)构建奖惩体系,规范金融秩序。根据精准扶贫工作需要,设立了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分险基金、返乡创业分险基金和小额信用贷款分险基金三个分险基金,分别在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开设专户,注入分险基金共1186.3万元,完善了惠农贷款财政贴息制度,让守信者得到实惠、失信者受到制约。同时,想方设法帮助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对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进行依法打击,强力维护金融债权,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五)科学评级授信,放大信贷额度。县金融机构与县职能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第一书记及村两委通力合作,对全县121个行政村1268户贫困户进行信贷需求调查、信息采集录入、建档立卡,通过村、乡镇、县逐级评议定级,全面完成贫困户信息采集、信用授信颁证。截止2017年8月31日,县农行、县信用联社为评级授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返乡创业贷款共计6184万元,对全县产业发展及创业增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基地。为实现藏区普惠金融全覆盖的目标,我县积极加强农村基础金融渠道建设,着力构建以物理网点、电子渠道、流动服务“三轮驱动”的支付服务新体系,率先推广移动POS、银讯通等移动产品。农行、信用联社在农村共投放POS机具437台,覆盖了14个乡镇。同时,按照我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将香格里拉镇、省母乡纳入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乡镇,香格里拉镇仁村、桑堆镇吉乙三村纳入全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村。通过采取农户信用整合的方式,发放联户联保贷款,农户自由组合,3—5户为一组,授信额度20万元—50万元,县信用联社在香格里拉镇共发放农户联户联保贷款203户4156万元,并在香格里拉镇信用村仁村开展了新一轮评级授信,投放信贷资金17户293万元。县农行完成了信用示范村吉乙三村信用评定全覆盖,先后完成53户贫困户内部评级授信工作,投放信用贷款近40万元。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县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信息资源整合不够,思想认识有偏差等诸多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倾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脱贫奔康。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