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樊玉良县长在稻城县对口帮扶工作会上的汇报发言
2017-12-17 14:07:24
来源:
稻城之窗
阅读数:
147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尊敬的红杰副书记、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带着稻城人民的感恩之心,带着康巴儿女的诚挚祝福,再次踏上泸州这块热土,向红杰副书记及各位领导汇报我县接受泸州市对口帮扶情况。衷心感谢泸州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在百忙之中专门挤出时间关心、支持稻城工作。稻城与泸州两地虽然远隔千里,但对口支援把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特别是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稻城再次得到泸州市各级领导的关爱和重视,让我们倍感温暖。辅义书记、刘强市长、红杰副书记、徐斌部长、剑波主任等市领导亲自关心帮扶工作,多次不畏山高路险亲临稻城调研指导帮扶工作,泸州市援藏办与甘孜州对口办首开先河,到稻城开展援建项目联合督查;泸州市四批援藏干部人才真情付出,与稻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都让我们深受鼓舞,心存感激。

今天,我们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泸州汇报对接工作,就是专程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感激。真诚感谢泸州市各级领导和泸州人民为我县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真情付出!借此机会,我就泸州对口帮扶相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新一轮援建项目扎实快速推进

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方案》及省州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牢牢锁定脱贫攻坚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要求,精准规划和实施项目。一是科学编制规划。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大力协调下,编制完成《泸州市对口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规划(20172021)》,规划对口支援项目22个,总投资1.746亿元,规划投入援建资金1.6亿元。为更好地完成稻城县2018年贫困县摘帽任务,对项目进度进行适度超前规划,将76.8%的计划投资项目提前安排到2017年、2018年两年实施,仅今年实施的项目即占五年总规划的43.6%。目前,22个新一轮对口支援项目已全面启动,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038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36.3%二是加力完善基础。加力实施15个基础建设类项目,全面完成了13所学校校园文化打造,建成村民活动中心38个和高压氧舱2个,1126户农房“五改三建”和入户道路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巨龙乡然央村、省母乡省母村两个扶贫示范新村打造已初具规模,其余项目正在加力推进。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将有效改善38个贫困村的基础条件,有效促进500余户、近2000贫困人口脱贫奔康,为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着力改善民生。经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我县与西南医科大学开展校县合作,在西南医科大及泸州市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我县61名医务人员赴泸州进修学习,西南医科大学专家教授到稻城开展培训;促成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和医疗卫生扶贫基金,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医疗救助268人次、资助90名大专生和81名高中生,兑现救助资助金124.6万元。

二、援藏干部人才真心全力付出

一是援藏动真用情。2010年省委启动“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以来,泸州市先后选派四批140名优秀干部人才援助稻城。四批援藏干部人才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工作,真情付出,做稻城人、干稻城事,有力促进了稻城各项工作。先后开展调研600余次,提出合理化建议380条,完善各类制度机制121个;100名泸州援藏干部人才与稻城359名干部人才结对,援藏干部人才倾情传教,极大提升了我县干部人才的能力;援藏干部人才以“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爱心送教、义诊进村等活动,主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筹集帮扶金、慰问金近100万元,搭建了藏汉一家亲的友好桥梁。二是援智促学提能。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助力干部人才培训,热情接收我县党政干部赴泸州考察学习536人次、挂职锻炼27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泸州培训78名,应届初中毕业生赴泸州就读普高27名,并大力打造县中学“泸州初中示范班”,开展教学示范。衔接遴选优秀干部人才39名到西南财大培训学习,今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10期,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755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稻城干部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激发了稻城本土干部人才的活力。三是受援切实有效。四批援藏干部人才努力适应高原恶劣自然环境、克服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把泸州的先进发展理念和有效的经验做法植入稻城,与稻城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特别是去年9月,泸州市第四批援助工作组进驻以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依托稻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牵头筹集资金积极推动农牧产业发展,建成了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省母乡高原土豆制品加工厂,不仅实现了我县农产品现代化精深加工项目的“零突破”,带动农户种植土豆3000亩以上,为产业促农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援建项目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样板巨龙乡然央新村,通过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藏家乐,帮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找钱的愿望,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积极招商推荐,协助我县成功引进成都开元创展投资公司投资5000万元打造花海项目“稻城梦幻香巴拉”旅游景点,助力稻城全域旅游发展。此外,第四批援助工作组组建“酒城爱心校服基金”,向泸州市各单位及社会各界募集资金55万元,为稻城中小学生定制防寒服4500套,确保了全县学生温暖过冬。

三、服务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作为受援县,我县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充分关心、工作上充分支持”的原则,加强援藏干部管理服务,切实做到“工作有安排、管理有办法、生活有保障”。一是科学分配工作岗位。我县根据援藏干部人才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和工作经历,科学分配岗位。各受援单位结合每名援藏干部人才的专业特长、个人优势,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重点发挥援藏干部人才的参谋助手、监督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严格管理援藏干部。制定《稻城县援藏干部人才管理办法》,坚持每月开展思想政治学习,要求每名援藏干部人才建立工作台帐,及时掌握援藏干部人才工作和思想动态,实现援藏干部人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将援藏干部人才与本地干部人才同管理、同考核,先后推荐表彰对口支援干部人才42名、推荐提拔21名。今年以来,通过我县推荐,第四批援藏干部中,先后有10名干部获得州级、县级表彰奖励。结合干部个人的工作业绩表现,我县将对援藏干部进行公正推荐,为泸州市委提拔使用援藏干部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全面落实关爱政策。严格兑现各项援藏挂职服务政策,完善落实探亲休假、研修培训、组织生活、健康体检制度,着力解决困扰援藏干部人才的食宿问题,县级相关领导春节赴泸州走访慰问援藏干部人才4次,认真落实各项福利待遇,努力为援藏干部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恳请支持事项

(一)关于人才智力支持。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特别是中小学具备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资质能力的授课教师和县乡医疗机构具备临床资质、具有丰富接诊经验的一线医生严重短缺。恳请泸州市教育、卫计系统大力支持,从选派人才数量和方式上给予更多支持。建议通过短期派员集中指导、开设专班、派员跟班受训等方式,激发稻城本土人才活力,提升本土人才能力素质。

(二)关于县人民医院托管。县人民医院虽已成功创建“二甲”医院,但其管理服务水平仍显不足,加之现有的医技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医疗服务水平还十分薄弱。对此,恳请泸州市帮助协调,促成泸州市人民医院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托管稻城县人民医院,以此提升县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全县人民和广大游客的医疗服务需求。

(三)关于资源共同开发。稻城虽地处高原,但资源十分富集,受技术人才、市场条件、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率极低,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泸州市不仅资源优势明显,且在技术人才、市场发育等方面更具独特优势。对此,恳请泸州市委、市政府给予支持。一方面,协调更多的泸州企业到稻城投资兴业,帮助稻城开发更多优势资源,促进稻城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泸州的市场优势,将稻城原生态农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帮助稻城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四)关于社会扶贫。虽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稻城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成果巩固难,仍是我县最大短板。对此,恳请泸州市广泛发动泸州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帮扶,给予稻城脱贫攻坚更多支持和帮助。

尊敬的红杰副书记,各位领导,泸州稻城虽远隔万水千山,却被帮扶红线紧紧相连。我们一定会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泸州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厚爱,切实将您们的无私援助和倾情关怀转化为工作动力,增添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推动援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衷心祝愿红杰副书记及各位领导身体康泰,工作顺利;衷心祝愿两地各族人民吉祥安康,扎西德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