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宜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稻城县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创新开放、繁荣小康”新稻城的关键时期,军宜局长及各位领导长途跋涉、不畏艰辛,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精神振奋、倍感温暖。在此,我代表县“四大家”和全县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就稻城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暨林草生态建设情况进行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稻城位于四川省西南缘、甘孜州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州五县交界之地,是长江上游重点生态屏障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四川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全县辖13个乡镇12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幅员面积732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64万人。全县有林业用地42.08万公顷,草地43.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7.83%,活立木总蓄积量2350.62万立方米。近年来,在省、州林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人民迎难而上,已形成全民齐抓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格局,已实现连续2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成立县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1个、乡镇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13个、村(组)领导小组121个。防火期以来,县级层面召开防火工作专题会议2次,在每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会议上均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再安排、再部署,13个乡(镇)相继召开专题会议50余场次。
(二)注重宣传教育。结合“群众工作、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集中人力、时间和资源,深入林区、牧区、社区、校区、村寨、农户、寺庙、景区等,利用一切可用平台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防火期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220余场次,出动宣传车辆100余台次,发送短信、微信5000余条,播放警示教育片100余次,制作宣传牌50余个,张贴、悬挂宣传标语200余条,发放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资料1.5万余份,营造了良好的群防群治工作氛围。
(三)层层压实责任。及时梳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组织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农户、企业、施工单位、学校、寺庙等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山头、人头,共签订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书7000余份。形成了“党政同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领导干部包干负责制、企业法人负责制及家长、校长负责制”等一系列责任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到了责任落实无盲区。同时,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追究制,先后制定出台《稻城县森林草原防火“三包三挂钩”制度》《稻城县违规野外用火惩治办法(暂行)》等各项管理制度。
(四)落细防火举措。一是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巡护。通过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定奖惩,全县林区、草原划定网格481个,将798名生态护林(草)员、121名专职巡山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切实开展巡山护林护草工作,并有序推进护林护草员定位管理系统,适时督查人员动态,构筑严密的防控网络。二是设立临时检查站。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临时检查站35个,每个检查站实行专人负责,对过往车辆、人员严格检查、登记造册并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切实将火源堵在山下林外。三是全面规范祭祀煨桑活动。共规范煨桑台106个,对祭祀煨桑点与林木等易燃物实行物理隔离,严格执行煨桑审批制度,每个煨桑点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不因祭祀煨桑引发火灾,藏历新年期间全面禁止煨桑行为。四是全面执行禁火令。根据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制发《稻城县人民政府禁火令》3期、《稻城县人民政府禁山令》2期及《划定森林草原防火区和规定森林草原防灭火期的通告》,查处高火险期内擅自进入林区警情15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起。五是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排查、整改输变电线路等228处,清理输变电线路150余公里,清理林边可燃物8余吨。
(五)强化督导检查。以“县督乡、乡督村、村督户督人”的方式,层层督查,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督查。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对13个乡(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查7次,及时通报督查情况,迅速整改问题,确保工作持续推进。近期,结合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各联系乡镇县级领导均蹲点乡村督查指导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六)提升保障能力。一是抓物资储备。及时对森林草原防火设施设备进行了维修和更换,预算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经费10万元。二是抓队伍建设。组建120人(其中亚管局50人)的森林应急灭火大队,严格实行常年集中驻训、演练,切实做到“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三是抓预警监测。高火险期指挥部及时印发高森林火险警报5期,在有利的天气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雪作业6次,切实降低了我县森林火险等级。四是抓应急值守。县、乡镇森林草原防火机构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密切关注火情动态,确保信息畅通。
三、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近年来,按照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安排部署,我县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严格实行森林、草原、野生动物保护网格化管理制度和“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全覆盖划定落实生态管护网格责任区域,进一步强化森林、草原、河湖、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大工程”,实施草原禁牧补助84万亩、草畜平衡572万亩;有效管护国有森林556.71万亩、集体公益林21.77万亩,新增重点公益林管护22.4万亩;稳妥推进农村自用材、薪炭材限额采伐试点,集体和个人商品林停伐补助24.75万亩。
(二)纵深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栽植“大地莲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稻城Logo”生态林880亩;恢复金珠镇周边植被,绿化亚丁自然保护区节点300亩;绿化机场至香格里拉公路沿线道路103公里;建设桃花山谷5000亩、色拉花海3800亩;实施红草地植被湿地工程、稻城县金珠湿地植被恢复项目、金珠湿地公园湿地修复及植被恢复项目,完成湿地及植被恢复0.38万亩,其中河变湖工程恢复水域面积150亩,绿地面积42亩,形成6级梯级湖,蓄水量4万立方米。
(三)扎实开展生态治理。坚定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严把环保准入门槛,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达标率100%,噪声环境达到Ⅱ类标准;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加大生态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应对野生动物疫情防控情况
一是重宣传。及时张贴《关于禁止交易野生动物公告》《关于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通告》等400余份,号召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拒食野生动物,坚决遏制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相互传染和蔓延。二是强检测。以8个林业站为监测点,全县798名生态护林(草)员全员参与野生动物疫情监测,发现野生动物疫情及时上报。近期共发现4只豪猪死亡,经防疫监测属正常死亡,已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严执法。设卡点2处,重点查处打击非法猎捕、杀害、贩卖、交易、食用、加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对3家人工驯养繁育场所进行严格监管,监督其每天进行不少于3次的消杀,严禁出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对贩卖、出售、收购、运输、加工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环节,全面实现严格执法检查。疫情防控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80人次,累计检查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等1000余户次。
五、恳请关注事项
(一)野外监控系统滞后。我县拥有野外视频监控系统1套,仅覆盖了部分林区,且设备落后,监测效果较差,恳请加大基层野外视频监测设施设备投入和配备力度。
(二)扑火队伍有待加强。近年来,森林草原专业灭火队伍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下防火工作要求还有巨大差距,还存在营房陈旧拥挤、扑火手段落后等困难问题。
(三)生态建设成本较高。稻城作为四川重要的林区之一,属典型的青藏高原气候,生态环境先天脆弱,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导致治理步伐缓慢。恳请军宜局长帮助呼吁,加大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四)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推进难。因藏区护林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部分护林员无法操作该系统,且多数林区无手机信号,导致系统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恳请军宜局长帮助呼吁,因地施策推进定位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生态保护为首责、生态修复为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折不扣地推动“生态、产业、景观、法治、智慧、廉洁”建设。我们将坚持把“双增”目标作为林草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到2025年,完成公益林建设6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75万亩,退牧还草工程36万亩,林业产业0.8万亩,湿地恢复2000亩,生态修复2万亩,沙化治理4万亩,智慧林草系统1套,进一步完善林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我县森林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省、州林草局长期以来对我县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祝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扎西德勒!
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