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陆部长、各位领导:
稻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甘孜州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州五县交界之地,幅员面积73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县城海拔3750米,是四川省第四高海拔县。全县辖8乡5镇12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常住人口3.64万人。2014年审定贫困村55个、贫困户1268户、贫困人口5614人,识别时贫困发生率为20.25%,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垂直高差超过4000米,立体气候明显,独特的地貌结构孕育了壮美的自然景观,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核心区,享有“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
精准扶贫启动以来,稻城县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省委、州委具体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思路,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县级指挥部、乡镇作战室、村级作战队、农户作战点”四级攻坚组织体系, 编制《稻城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制定出台《稻城县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意见》《稻城县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方案》,并强力推进17个扶贫专项。2019年3月,经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县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均为0,脱贫“摘帽”省级成效考核评估位居全省30个“摘帽”县第一,满意度高达99.79%(全省第二),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并成功摘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四川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三块金字招牌。
一、水利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十三五期”,稻城县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争取水利扶贫专项资金28615万元,实施水利扶贫工程项目16个,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突出“两个引领”,精心谋划水利扶贫。一是组织引领强基础。成立县水利专项扶贫领导小组,加强调度指挥,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专人设立水利扶贫项目推进实施小组,明确项目实施乡镇、村联络员,通力协作,全程服务工程项目推进。二是规划引领强支撑。立足稻城深度贫困县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稻城县水利专项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并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按照分步实施原则,分年度细化实施方案,推动水利扶贫工作全面落实。
(二)构建“三大体系”,强力实施水利项目。一是构建人饮安全体系。坚持以饮水安全为先,按照“城镇供水集中化、乡村供水集约化”的原则,投入5600万元,完成重要集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2处、完成稻城城区第二备用供水厂建设(日供水2500t)和香格里拉镇第二备用供水厂建设(日供水5000t);投入1600余万元,完成55个贫困村安全饮水提升改造任务,同步实施所有非贫困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投入450万,实施完成桑堆镇、香格里拉镇、赤土乡等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改善了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升了用水方便程度。二是构建农田灌溉体系。投入16715万元,完成稻城县俄雅同水利工程、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5处、高效牧区节水灌溉1处,恢复和改善农田灌面5.17万亩、饲草料基地灌面0.22万亩,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用水率,保障了牧区群众冬季饲草料供给量,减少牲畜冬季死亡,为打赢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避免了群众因灌溉用水而产生矛盾纠纷。三是构建生态水利体系。狠抓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投入4300万元,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处、水生态及河道整治工程1处,综合治理河道13公里,新建堤防11.2公里。狠抓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投入40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治理1个,综合治理面积8平方公里;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约谈项目建设单位3家,挂牌督办4个项目,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共21个,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00余万元。狠抓防灾减灾预警和整治,投入300余万元,完成山洪非工程措施设备维护16处,完成汛前河道清淤、清障建设30余公里。
(三)落实“四项机制”,推进共建共享共治。一是落实宣传引导机制。利用各类会议、微信、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广泛宣传水利相关法律法规、惠民利民政策、防汛抗旱知识,大力倡导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积极推广节水灌溉,鼓励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水利工作。二是落实财政投入机制。落实水利扶贫倾斜措施,县级财政每年投入167万元,用于水利设施运行维护、防汛抗旱和设置河长制巡河员公益性岗位120个,并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上岗,增加贫困户收入,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落实水利项目建设监管机制。高度重视水利扶贫工程项目建设,认真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规范前期工作、资金管理、项目法人、招投标、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切实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按期竣工投用。四是理顺运行管护机制。在发挥工程长效作用上下功夫,切实维护项目建设成果,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工程权属,制发确权证书,县、乡、村层层签订管护承诺书,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人员,进行长期管护,全力确保工程项目发挥持久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上级的支持、帮助,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高原地区幅员广、战线长、管理难,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下一步,我县将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回头看”,积极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全面开展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水利基础;加快2020年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按质按量建成投用,并切实管好用好工程,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持久效益;切实做好稻城县“十四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抓好项目库建设,积极启动各类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落地建设;继续做好水土保持日常监督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